过去的工程教育,是先学而后习的。以大学的各工程系为例,它们有许多共同特点:(1)一律四年毕业,为的是同大学中其他学院(除医科)一致,招生方便。(2)第一年级必修课程,各系大体相同。使工学院里转系方便。(3)各年级的课程中“基本”性的较多,专门性的较少,为的是想求较广的基础。(4)第三、四年级课程内,专门性的选课较多,为的是想求较专的应用。(5)四年中理论课程多于实习课程,为的是理论重要,实习只是验证理论。(6)理论先讲,实习后做,尤其是最基本的理论,在最先讲,最专门的实习,在最后做,为的是先要头脑搞通,然后双手去做。    

      这些特点,说明过去工程教育的特性(1)它是广泛不精,培养“通才’’为目的的。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可以参加任何  土木工程部门的工作(过去还有一种主张,开办普通工程系,希望那里的毕业生,能做任何工程还有主张工程学生,应多读人文科学,他毕业后,更可做任何非工程的职务了!)。对于选.择职业,当然是一种方便,而且有了一般木工程的基础,在就业某部门以后(也许这个部门并非他在三、四年级选课的对象),对那部门的专、精、深入,亦有帮助。但从他就业的那部门来看,成为一种负担,他不能立刻生产,他需要继续学习,他就业的那部门,担负了培养“专才”的任务。(2)它是以理论为前提.来便利学生选科选系的。希望学生在读了一年基本理论(其中小部分是与高中所读重复的)以后,使能决定他是否宜于工程,或是工程的哪一系。机电两系的学生在第二年级读完相同的理论以后,便能决定他是宜于机械或电机。这是唯心主义,从理论出发,来决定个人的职业方向,无形中养成了很多的工程“理论家”,能钻牛角尖,而不会转螺丝帽。(3)它是以理论为基础,施行工程教育的。开始便讲最基本的自然科学,认为科学理论,是一切工程的基本。有了理论.便可启发智慧,举一反三,对于各种工程,经过实习,即能触类旁通了。这似乎是经济办法,而且理论本是经验得来。然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形成“填鸭式”的教育,并有空谈理论而好高骛远的危险。(4)它是以实习来帮助理论,不是以理论来贯通实习的。校内实习本已与工程生产脱节,而这脱节的实习还是理论的附属品。于是这理论更与工程生产脱节,成为“脱产理论”。这是过去工程教育最大的特性,是受了过去“学以致用”,“知而后行”的影响(但并未注意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在”字),成为传统的“学而时习之”的教育。

      这些特性造成下列现象:(1)理论与实际脱节。工程毕业生不能做工人的事,虽说能计算,能画图,能设计,并能写论文,但多半是“纸上谈工”,不切实际。非在工程现场里,从头学起不可。等他能了解工程的实际时,他原有的理论也许忘记了(也许是陈腐不适用了)。他若不知补充新的理论,他便成为落伍的工程师。(2)通才与专才脱节。本来是想造就通才的底子,慢慢训练成为专才,但只是理论上的“通”(或仅是书本上的通)是无法达到实际上的“专”的,实际上的专,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由此进一步地达到理论上的通。因此工程毕业生,往往是半生不熟的通才。(3)科学与生产脱节。在校读科学,不以生产为对象,因之工程各系的划分,以科学的性质为主,成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等系,但在任何的生产工作上,都需要多种工程的配合,任何一种生产的专家,实是相关工程的通才。譬如桥梁工程,并非一个土木工程的通才所能办的,它需要很多的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冶金工程等等的理论与实践,方能成为一个桥梁的专才。因此工程各系的划分,如就生产需要而言,是应以工作的性质为主的,如铁道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机车工程系、信号工程系等。(4)对于学生入学的要求,是重“质”不重“量”。宁可招收少数程度整齐的,不愿训练大量普通的。这是完全受了重视理论的影响,因为理论是可考试记分的,分数多的,便是质好,方能读好第一年级的基本理论,于是理论的分数.成为入学的标准。至于这些理论好的学生,是否能成为好的工程师,那就无法过问了。其实“好的质”是要从“大的量”来的,尤其是工程工作者。(5)对于学生毕业的条件,是一切分数及格,而这分数,极大多数是指理论的课程。至于校内实习,暑期实习等等的作业,往往是无关轻重。任何一个大学的“教务规则”,对于学生的“及格”、“补考”、“重读”等等分数上的规定,是非常周密,如同一部法典,将每个学生活生生地捆死,成为“分数奴隶”,完全看做检验工程材料一样。倘若学生对学习工程有兴趣,如同看戏跳舞一般,还需要一套如此机械式的章程,来督促他多看少看或多跳少跳吗?

      这些现象,都是不合理的,然而这便是过去工程教育的病态!因为过去是抄袭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法(尤其是美国),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1)工程生产事业大半是私营的。(2)大学及专门学校,私立的也很多。(3)学生在校是受一个主人支配,出校就业,又受另一个主人支配,而这两个主人,各有各的计划,只求自己出品增多,以致形成双方脱节的现象。因此工程学校,便想只造就通才,并以理论为号召,希望在各种脱节的情况下.替学生多搭些桥粱,免得很多学生落水!

      这一套教育方法,在我们新的人民民主国家里,应当重新估价了,应当开始改革了!

      现在大胆地提出一个建议,并用具体的办法来说明。

      为了训练桥梁工程师,设立桥梁工程系,招收高中毕业生于秋季及春季入校:(1)第一年级新生除受训练一个月外,先在造桥工地,实习半年,后在桥梁工厂,实习半年。同时实习测量、地质、工程材料、石工等课程。晚间阅读课本(包括政治课目及劳动法令等),练习绘图。一年完毕后,学生认为桥梁不相宜时,可改系;认为相宜时,可升学。无力续学时,可在实习处所任桥梁工程的工人或领班工人(因已有高中程度)。(2)第二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与桥梁有直接关系的理论课程,如结构学、基础学、河工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等。后半年在现场实习木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的施工方法,运用器材,管理人工等技术,同时实习测量、地质、材料、铁路等课程。晚间阅书及绘图。在此二年级完毕时,学生可升学,或就地任监工员或技师。(3)第三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较为基本的理论课程,如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土壤力学,水力学及电机,机械、冶金等工程。后半年,在现场实习较为负责的施工,管理及设计等项目(特别注意生产条件及劳资关系),同时实习测量、房屋建筑、铁路公路等课程,晚间阅书及绘图。在此三年级完毕时,学生可升学或就地任助理工务员。(4)第四年级,全年在校学习,读基车科学如微积分、物理、化学、机械学,高等数学,高等力学、经济学等课程、并在实验室做材料实验、水力试验、机械及电机试验等(以上试验,都是现场所不能做,或无法控制的)。在此四年级完毕时,学生即系毕业,可任正式的桥梁工务员.以后按级升任工程师(其他工程系,视其性质,可定为三年或五年或三年半毕业)。以上四年中,除一般例假外,无暑假寒假。在现场实习时,必须有各种教师(教授及工程师)指挥协助,布置逐日的工作计划,讲解工作内容,并安排熟练工人为指导。

      这个新法的特点:(1)第一年级完毕时,学生即知其将来任务与其个性兴趣,是否适合,不适合时,立即改系。同时得到关于将来任务的初步理论。(2)学生能很早养成劳动观念,劳动态度,了解劳动条件,劳动纪律。(3)先经实习,再读理论,由“知其然”逐渐达到“知其所以然”,而所读者紧接有关的实习,实习与理论,相配合地由简单到复杂,则对理论的了解,更为透彻巩固,随时有实习做背景,知道如何以理论来贯通实习,以实习来发挥理论,知道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4)实践与理论,同是工具,一是加强用手,一是加强用脑,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每种工具的效用,便可相互地提高。(5)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现时现地的,不应似过去以四年级的实习,来验证一年级的理论.或以教师的实践,来结合学生的理论。(6)现场的生产实习,促进对于相关工程的了解,加强对于经济的掌握。(7)毕业时,所读基本理论,记忆犹新,就业后,即有继续高深研究的工具。过去毕业生的基本理论,是三年前读的,就业时往往忘却。(8),经此训练,毕业后自学,或可成一通才。(9)可以大量招收新生,校内宿舍,可容两倍过去的学生(因有一半在现场),这样重“量”的结果,必是“质”的提高。(10)四年中,每年成一段落,学生可于每年来决定升学或就业,或就业一时期后,再回校复学。(11)推行新法的结果.必可与工人在职教育配合,而工人(比较的专才)便可逐渐地训练为工程师(比较的通才).(12)从生产部门言,常年有某年级某系的学生实习,成为经常任务,不需临时布置,妨碍生产秩序。学生毕业后,也愿回到原实习处所工作,满足生产部门的需要。

      从原则上讲,在我们国家里,教育和生产(绝大部分)属于一个主人.这个新法,似乎是值得提倡的。所成问题的是:过去的教育方法,根深蒂固,一时不易解放,而所有的课本(多半是外文),都是为“先理论后实习”,“先基本后实用”而写的,对于新法,完全不能适用。必须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变更过去“先修”观点,方能拟定实习计划,课本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更需要广泛地讨论,由各工程教育专家,多作深入的评判,以期树立新法的雏形,来做尝试的根据。切忌旧的打破,薪的建立不起来,演成半真空景象。或者这个新法,较宜于专门学校,而不适于大学,也值得研究。

      这个新法的路线,是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然后再回到感性知识,循环发展。是旧法的大翻身!是从“学而习”的工程教育改进到“习而学”的工程教育。只要打破了这个传统的观念,学与习便会自然地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结合”的工程教育。我们如要将“理论与实际”、“科学与生产”,“读书与劳动”、“通才与专才”、“普及与提高”、“学校与现场”、“教师与学生”统统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便先要实行这样一个“习而学”的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