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突然发生了将有许多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的问题,在报纸上就时常见到为何说服学生和他家长来重视劳动生产的言论,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是,在打通了思想以后,是否就能有劳动生产的机会,这对一般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是没有什么把握的;学生学习本来是脱产的,当然无业可归,而家长为子弟找出路,除农村外,也不免要感到极端困难。因此,不能升学的学生,非但有失学的威胁,而且兼有失业的顾虑,投考学校的成功失败,对一位青少年来说,真是一生最紧要的关头了。报上还说,不但今年如此,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学的现象,还要视为是正常的,这就更加引起青少年的不安了。解放后,我国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然而人们翻身了,要求入学的人数,增长更快;加入者需要与可能的相差数,愈来愈小,那当然是最好的,也是我们宪法所保证的,但是,假如这相差数是愈来愈大的话,那就是极不健康的现象,就应该非常严肃认真地来研究一下这问题的病根究竟何在。

      在国家结构中,教育制度是上层建筑,应当和它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且要能为这个经济基础服务。在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这上层建筑的根本性的变革。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书院”、“私塾”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制度,这个制度,与“科举”配合,不但适应封建需要,而且为它很好服务了一千多年之久。这个教育制度随着封建的消灭而消灭了。我国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制度,虽然经过种种改革,但基本上仍然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相同的。但是我们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制度,为何能继续采用这样一套旧东西,这互相枘凿的情况,岂能不产生种种问题呢?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有以下的这些特点,反映出资本主义的本质。

      (1)教育与生产各有主人,泾渭分流,成为社会生活中两件对立平行的大事。和生产有国营、公营、私营等的方式一样,教育也有公立、教会立、私立等的区别。和生产没有全国总计划一样,教育业没有全国性的总计划。和生产的无政府的自由竞争一样,教育里也有自由市场,各自为政,各自招徕。生产力有垄断,教育里也有垄断。对生产说,有失业的人,对教育说,也有失学的人。生产中的人,不为全受教育,受过教育的人,也不一定能生产。以生产为职业的人,当然自成阶级,但专门受教育的人,也自成一业,名为“学生”,好像是一个特殊阶层。因此,教育和生产的联系是可有可无的,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联系是受教育的人必须要靠从事生产的人,直接或间接地来维持物质生活,因为他们在受教育的期间全是不生产的消费者。尽管如此,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却大大高出从事生产的工农群众,“唯有读书高”的风气,千年不衰。

      (2)由于学生是为了受教育而去受教育的,因而学生聚居之地,名为“学校”成为另一天地,里面学习集中,生活集中,自有制度,自成风气。最显著而最通行的制度是把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一定的毕业年限,未到毕业,不便中途退出,并且入学年龄也有限制。学习分年级分班,每班名额有规定,课程也一律,全班读完,全班升级。每年有暑假,还有寒假、春假。因为名额有限,每个阶段招生,要经考试排队,中学毕了业的人,程度是够了,但大学未必考得上。同是大学,水平不一,同一科系,内容互异。学生入校,必须缴费,看教育“货色”,随市付价。当然,有的学校就成为世外桃源,但也不免有生意经的小学店。有的学校竟可把所在地发展成为教育城市,全城靠教育吃饭。于是各校有各校的“校风”,反映在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生活习惯、体育运动等各方面。总之,学校成为小社会,“闭门造车”,家庭与社会很难过问。

      (3)学校既是专门进行教育的特殊场所,其主要任务当然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毕业年限的容许条件下,越高越好;于是重视书本知识,重视脑力劳动,认为把理论基础打好,就可举一反三,无往不利。至于学生的体力劳动呢,认为有了体育运动就够了,那些生产劳动是无足重轻的。学生在不事生产,唯有读书的优越环境中,就舒徐地积累了几年以至十几年的知识财富。这些财富,对于个人的才智和修养来说,无疑是由很大益处的。假如一贯努力,始终不懈,能对前后所学,融会贯通,像这样将来的理论,当然也是很可宝贵的。但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理论去结合实际,因为学生的实际是要在毕业以后才有可能去接触的。如果将来所用非所学,当然结合不上,纵然学用一致,要把以前所学的理论结合到现在所用的实际 ,由于时间上的差别,是否能真正做到先后一致呢?然而这就不是学校的责任了,学校只管给理论,如何结合实际是学生自己的事。

      (4)学生为何能将理论结合到实际呢,那就主要是要靠在工作中的训练。一位大学毕业生进工厂工作,首先要实习两三年,这两三年的时间,成为工厂的担负。工厂也不得不这样担负,因为这位毕业生的学校教育,它并未过问,当然不合需要,只好自己来重新教育(通过实习),自己培养,这是工厂的损失。而这位毕业生呢,以前学的一些东西,现在一无用处,现在用的东西,又要从头学起,当然也有损失。要避免工厂和毕业生的双方损失,就必须要使学校课程完全适合工厂的需要,而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学生入校时,不能预料毕业后的工作,第二,工厂对入校的学生,不能预先包下来,因不知学生毕业后,工厂是否需要。在学生学习的三五年中,课程是固定的,但工厂却是变化的,这双方的“口径”是很难对得准的。因此,学校只好培养“通才”的学生,让他好适应较多方面,而工厂也只好担负实习,满足自己需要。这种教育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在以学习为“专职”的制度下,是无法避免的。学习既成专职,脱离生产,学习的课程就当然由学校主管拟订,因而迁就学校传统的方面居多,而顾到目前生产需要的方面较少,其结果就逐步形成了现在学校中最通行的课程表,就是理论课在前,专业实践课在后,违反了认识过程应有的规律。

      (5)学生在学校毕业后,才入社会谋生,所以在英美大学里,毕业典礼叫做“始业典礼”,就是说,学业是毕了,但职业方在开始。如果一时找不到职业,那么,毕业更成为失业,不但失去谋生之业,而且也失去学生之业,这是毕业生的最大痛苦。在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比较容易有出路,因而学生家长最关心学生的成绩,倘若成绩欠佳,出路为难,学生就成为家长的负担,而造就出这样学生的学校是不负责任的。同时,更无任何其他方面负责,包括政府在内。学生把最宝贵的光阴化在学校,但毕业后,除他家长外,无人理睬,这还不足说明这种教育制度的精神,就是为教育而教育吗?因此,学生毕业后再找职业,必须另起炉灶,往往顾不得学用一致,程度相当,大学毕业的人,可能做中学毕业生的事,学校毕业的称号,虽是荣誉,但并不是个人生活的保障,更说不到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就逼迫学生对就业或就学的问题上,总是选择了就业的道路。除去少数家境较好的而外,小学毕业的多数不能进中学,中学毕业的多数不进大学,而只好各自谋生去了。再加以学费高昂,学校的数目有限,越是高级的越少,因而各级学生的人数,小学最多,中学较少,大学更少,形成了所谓“宝塔式”的教育。在宝塔顶的大学生,人人向往,都以“连升三级”为贵,教育宝塔愈尊严,愈脱离生产,理论就愈脱离实际了。

      不难看出,上面所说的教育制度,我们是相当熟悉的,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基本上采用的,虽然经过改革,本质上并无区别。然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逐步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乃至最后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如果我们继续采用这样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以我国人口的如此众多,几时才能达到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呢?这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变革这个现行的教育制度,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解决由于社会主义改革而产生的一切新问题。我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应当有下列特点,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生产是一切社会活动之母,全体国民都应在小学程度的文化基础上,从事劳动生产(包括物质、文化两方面和家务劳动),作为公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教育应当为生产服务,国民受教育,就是为了生产,因而教育和生产不是对立平行的两种社会活动,教育应当是附属于生产的一种从属活动。既然人人生产,就不应有脱产性质的学生阶层,因此教育制度里就不应有所谓“正规”的和“业余”的区别,而应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教育计划应当服从于生产计划,生产中需要的各级干部,应由本单位按照计划培养,分配现有职工,或以业余时间,或加部分工作时间,参加学习。凡是从事生产的人,应当无例外地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不应有 年龄、班级、毕业年限等人为的限制,只要工作、生活条件许可,学力跟得上,循序渐进,就应由通向大学毕业的道路。在工作上有特殊表现的人,在学习上应受到特殊的待遇。全国人民应当人人天天生产,同时也人人天天受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宝塔式”的教育应当逐步发展成为“柱式”教育,来最后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工作,都应看作是生产活动,我们常说生产、教育、研究三位一体,应当解释为生产居中为主体,教育和研究是五官四肢。)

      (2)要做到全国没有小学以上的失学的人,必须打破集中学习,集中生活的学校制度。应当到处都可讲学,家家都可听课、自修。比如把各处的礼堂、剧院、电影院、俱乐部、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凡不使用时都作课堂,由教授主讲大课,并把讲课录音,定时广播。也可将讲课摄成有声彩色电影,推广形象教育。在家自修时,除读书外,可听教育广播或教育唱片(如外文)。现有学校应一律改为教师之家,其中高等程度的应兼作科学研究之地,同时为辅导学习,供给图书,供应实验的场所。任何公民可按规章程序,来学校问课、借书、做实验或参加学术活动。学校的一切教学设备,应当充分利用,从清早开放到深夜。这样,所有全国从事生产的人,都可在工作业余时间自修,并有听课、问课、借书、做实验等的方便,以期逐步深造。凡工作一贯积极,成为模范,而在学习中,经过测验,又表现出    于速成的人,可按干部培养计划,于一定时期,准其在工作时间往外面学习,提早完成学业。

      (3)为了使教育为生产服务,理论结合实际,每人学习的课程应当和他在生产中的工作相适应,不但学习内容要和生产有直接联系,而且程度深浅要和工作职务相配合。因此他在教育上的进步就决定了他在工作上的提升。如果一位工人能在教育上逐步达到大学毕业的水平,他在生产中的职务就可跟着提升到工程师。一位教授身旁的小“书童”,也可经过“十年寒窗”成为科学家。要能做到这一步,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作中培养,就是把生产现场也当作学校,由水平高的职工指导水平低的,并有学习计划,补足所缺,使能与外面教育相衔接;二是教育中培养,就是要有适合生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如一位技术工人的学习,应从他现在工作有关的“专门技术”课开始,然后到有关的“技术科学”课,最后到有关的“自然科学”课;这是第一阶段,然后依同一次序,随着工作的提高,进入第二阶段,螺旋式地上升。任何职工,可从任一阶段开始学习,从现在工作出发,选择专业。这样先习后学的程序,是和现在学校中传统的先学后习的程序正相反的,因为我们要求的是要理论与实际同时结合而并非先后结合。

      (4)既然人人生产,人人受教育,各人工作不同,生产需要亦异,受教育的条件就很难一致,因而每人要有适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这是很繁难的事。这就需要生产单位来掌握各人的学习计划,并考核其成绩。(现在这些事都是学校做的。)从各人的各项成绩中,生产单位就可了解各人的工作于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干部培养计划,来决定能否容许某人利用工作时间来学习,并为安排一切。可以设想,如果能利用一半工作时间来学习,而且年年如此,那么,要达到大学毕业的程度,所需年数应当和现在脱产学习的年数差不多。(因为可以取消暑假、寒假。)

      (5)社会主义建设是要靠本国经济力量来积累资金的,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就更有勤俭建国的必要。因此,我们应当勤俭办教育,要把培养每个人的教育经费,降低到最大限度;这就需要采用大规模地集中教学的方法(集中对象,随课程而异,这是有别于现时学校的),并且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设备及社会上可能供应的各种潜力。如果每个人在生产的同时受教育,而在生产上对国家的积累至少足以抵偿在生活资料上的消费和教育上的需要,那么,推广小学以上的教育就不成为全体国民的额外负担了。(按照现行制度,国家对公民教育的负担是很重的。)

      至于推行上述教育制度的具体办法,我认为:(甲)逐步做到全体国民都受五年一贯制的小学教育,毕业后从事生产劳动,在农村的,先做辅助轻工,在城市的,先做各业学徒工,包括文艺和师范方面,然后随着国家或家庭的安排,逐渐投入正式生产。(乙)在生产时同时受教育,以业余为主,有条件的可占用工作时间。现行中学大学的教育,分为十段,每段学习时间,不依年限,改按“学分”计算,修毕一段的学分的为一段毕业,十段毕业的,即大学毕业,可由国家授予学士学位。同内容、同分量、同程度的课程,可用长短不同的时间,分别讲完,因而可用不同时间,取得同样学分,每段毕业期限,即可大有伸缩。(丙)每段学习内容,随“专业”而异,开始时按规定领“某段学习证”即可在各地听大课,并往学校问课,借书,并做实验。这种学习证(“学票”)没有时间或地点的限制,而且全国通用。每一课程修毕时,可往应考,取得学分。在取得某一段规定的所有学分时,可往应某段考试,及格时即取得“某段毕业证书”。有第一段毕业证书的,可领第二段的学习证,余类推。领得第十段的毕业证书的,可应国家的学位考试。每一地点每一段的学习人数,无名额限制。

      (6)全国各地,按经济及文化建设情况,设立各种专业(文学、艺术、师范等均是专业),各种程度的学校,有大教室及各课各种程度的辅导室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等。学校数目,按计划增长。全国教育的各专业,各段的教学内容和章则,由国家教育部门会同地方教育部门,与中央及地方生产(物质及文化)部门,会同制定,在全国各地,公布施行。

      以上建议,很不全面,大胆提出,请有关各方,批评指正。

      附记。关于文中提到的“先习后学”的教学计划,请参阅北京光明日报的1950年4月29日“习而学的工程教育”和1950年6月4日“工程教育的方针与方法”以及全国科联出版的“自然科学”期刊,1951年9月份的“工程教育中的学习问题”各文。



1957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