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座桥,我们再也不用趟水过河而侵湿干爽的鞋了;
有了这座桥,我们再也不畏惧凶猛的洪水了;
有了这座桥,我们再也不去挑战冬天里冰冷刺骨的河水了;
有了这座桥,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过不了河了;
有了这座桥,敬爱的老师们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
2012年6月4日,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乡,稚嫩的童声回响在青山绿水之间,叩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就在这一天,北京香港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首座“茅以升公益桥”竣工了!
在这之前,彭水县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乡中心小学的400多名孩子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当地的太原河。这条河河面18米宽,一直以来,河上没桥,孩子们上学只能趟水过河。今天,全校师生盼望已久的“茅以升公益桥”终于竣工了!
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铁道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王旭东处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代表,为竣工典礼剪彩,众多媒体朋友、孩子们和乡亲们参加了竣工典礼。
王志珍副主席及相关领导首先参观了位于太原乡花园村的“便民桥”。 2011年,彭水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行动”中,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一遇下雨,沟河洪水猛涨,严重阻碍学生、群众正常出行,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遂决定开展100座人大代表“便民桥”建设活动。
在听取了“便民桥”的相关介绍后,王志珍副主席及各位领导来到首座茅以升公益桥现场正式启动竣工仪式。
冯博士动情地说:“这座小桥是一个起点,我们会在基金会的带领下继续走下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通过各种方式架起更多的智慧之桥、科技之桥、爱心之桥。”竣工仪式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冯鹏博士表示,茅以升公益桥虽然是一座小桥,但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是第一座茅以升公益桥,是一座爱心之桥。她还是国内第一座全复合材料桁架桥。复合材料桥梁非常适合在山区快速架设,不易生锈。它的落成在我国桥梁技术和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历史上都写下了成功的一笔。这是一座科技之桥。在这座桥的建设中,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的学生们参与了项目的调研和设计工作,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茅老倡导的“边习边学、先习后学”的工程教育思想。这是一座智慧之桥。
会上王志珍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首座茅以升公益桥是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玻璃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和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政府共同建造。今天,太原乡的孩子们终于可以过桥上学了!她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涉水上学问题,用我们的爱心和善举托起一座座助学桥,让那些满怀期盼的孩子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王志珍副主席还表示,希望这座小桥能够成为孩子们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无形之桥,让山里更多优秀的孩子们走出大山,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成为社会的精英,将来也像今天茅以升公益桥的建设者们一样,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和回报。
竣工典礼后,茅以升基金会和四大部委的领导一道,为孩子们带来了五堂别开生面的“温暖班会”。小朋友们一共分为五个班级——茅以升班、铁道班、交通班、住建班和教育班,由各部委领导分别扮演各班班主任,为孩子们开启知识启蒙之旅。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肃立在操场上,举行了升旗仪式。可爱的孩子们还为领导们佩戴了红领巾。各位领导观看了孩子们的精彩表演。
香港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爱心单位还为中心校的孩子们赠送了爱心礼物。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像“茅以升公益桥”这样的小桥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交通运输部在规划中很难顾及到如此偏远和跨径的小桥,而当地政府由于资金匮乏,在筹建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因此,茅以升公益桥创造性地拓展了交通运输部的“渡改桥”、“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项目的内涵,非常有意义。希望“茅以升公益桥”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心与关注,在更多有需要的地区建起更多的茅以升公益桥。
全国政协委员、茅以升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先生之女茅玉麟表示:“首座‘茅以升公益桥’的竣工,只是‘小桥工程’迈出的第一步,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茅以升公益桥’出现在西部各贫困地区,为孩子们架起通往知识的希望之桥。”
交通行业的希望工程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乡中心小学位于该乡麒麟村,成立于1941年,目前有学生720余名。其中,有400多人上下学和3000多村民都要经过当地的太原河。这条河河面18米宽,一直以来,河上没桥,孩子们上学只能趟水过河。
平时,老师们会肩负起护送孩子的使命。该校学生说:“平时放学,老师都要送我们,夏天,带我们趟水过,冬天,就在河里放石头跳着过。”尽管河很小,但孩子们常年累月的趟水,偶尔总会有出事故的时候。
学校的李校长回忆,在2005年的夏天,学校上四年级的一对兄妹在放学经过这条河时,被河水冲走,幸好学校的老师看见后救了起来,他们才幸免遇难。
李校长说,学校本来有200多名学生的宿舍,但现在校舍被评为危旧房,不能住人了,这200多个孩子,再加上原本走读过河的100多学生,每天都要趟水,一到涨水季节,学生们经常无法上课。为解决出行问题,乡里也曾一度筹备建桥,但由于地处偏远,资金短缺,最后建桥的计划也不了了之。
“茅以升公益桥”曾被媒体誉为“交通行业的希望工程”。经过多番调研、考察,第一座公益小桥选址最终落户太原乡。崭新的小桥横跨太原河两岸,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闪亮,让孩子们的上学之路不用再跋山涉水。从项目启动到7个月后的今天,第一座公益桥如孩子笑脸般灿烂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更是公益力量的凝聚。
据志愿者回忆,今年年后,连续几天的雨水致使河水上涨,淹没了过河的石块,孩子们只有在河对岸把鞋子脱掉,双手拎着脱掉的棉鞋,当一只只小脚丫下到水里,一张张瞬间发抖的小嘴,初春,乍暖还寒,那种冷钻进骨头缝里。孩子们趟水上岸,把脚擦干,被冷水泡过的脚立即变得一块青一块紫,他们中最小的刚刚上学前班、幼儿园。孩子们说河水小的时候就踩石头过河,水大的时候就自己淌水或者家长背过去。洪水时学校为了孩子的过河安全,不得已放假。这里的孩子大多数为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人们时刻为孩子过河安全担心不已,这种触动直扎心底,时刻敦促着志愿者们在确保桥的质量的同时,加快小桥的建设速度,早日让学生们安全地上下学。
北京香港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在筹备、选址、修建小桥工程的过程中,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多次跋山涉水,前往茅以升公益桥现场,与当地政府部门、百姓,尤其是中心校的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志愿者们一次次被当地百姓们的质朴和真诚所感动,志愿者们为小桥工程尽心尽力也深深打动着彭水县的师生和家长。
在小桥建设后期,彭水县的老师甘元生几乎每天都会来到施工现场,眼看着小桥一天天建起来,亲身感受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在此感染下,甘老师写下了《心灵之桥》这发自肺腑的诗篇。
“感谢茅以升基金会为我们架起了这座小桥,你们的决策和慷慨是亘古未有的壮举!这座小桥不是一座小桥,而是一座贯穿神州大地的心灵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