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借此文祝贺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成功入选为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时向大家介绍与都江堰密不可分的古今名桥安澜.
本文摘自|茅以升先生著作《桥梁史话》
编辑|古桥委员会
都江堰灌溉工程
索桥出现的时代比较早, 古籍中记载很多, 这一桥型的出现, 首先是由于地势使然。 在崇山深谷、急流汹涌的险阻地带,既不能架舟横渡,更无法筑墩架桥,而隔水相望的人民,只有采取凌空悬渡的办法,来解决两地的交通。早期处于试验阶段的“度索寻橦”,是竹索笮桥的先驱。竹索笮桥见于秦李冰七星桥之一,则最原始的藤溜索,时代当然更为古远了。 后汉李膺、唐独孤及形容这种溜索,有 “人悬半空,度彼绝壑”,“顷刻不戒,陨无底壑”。唐僧智猛说:“窥不见底,影战魂栗。” 可见初过悬索心理的紧张,达于极点。
... ....
竹索,古写作“莋” ,亦通“笮”。 唐李吉甫所写《元和郡县志》称:昆明, “李汉定笮。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或竹索)桥,谓之笮”。又记四川成都内外江:“大江一名汶江,一名流江,经县(成都)南七里。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中皆可行舟,溉田万顷。蜀中又谓流江为悬笮桥水。 ”
竹索桥发源于西南,在秦通蜀之前,这样的桥梁早就存在,公元前3世纪,只是最早的记载。
安澜桥宋代名为珠浦桥
珠浦桥在四川省灌县西北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的“浦”上,其下即都江堰的“鱼嘴”。 原为竹索桥,长320米, 1964年改为钢索桥,长240米。
这座桥不在公路干线的孔道上,桥上不能行驶汽车,但于来往灌县的行旅及都江堰在内江与外江岁修时的过江运输,极为需要。都江堰范围内,有二王庙及伏龙观,解放前,川西各县人民来此观光的很多,桥上交通,最称繁盛。
珠浦桥和都江堰 (都江为岷江古称)
珠浦桥和都江堰是分不开的。都江堰是川西成都大平原上一套完整的农田灌溉系统的总称, 这个灌溉系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都江堰本身,原为岷江中的一个沙洲,将江分为内外两股,其内江分出后,在灌县城西为一山所阻,折入岷江, 与外江合并,山名灌口山。
秦代李冰任四川太守时(公元前251年)将这山凿开一个缺口,让内江流出,与成都平原各河川汇合,组成一个灌溉系统。李冰开凿灌口山之处名离碓,故《史记▪河渠书》中云“蜀守冰,凿离碓”。因凿山而开出的缺口,名宝瓶口。灌山口也名为金灌口,或玉垒山。
为了稳定内外两江的分流,岷江沙洲两岸,各筑起了石堤一道,名内外金刚堤。两堤在沙洲分水尖端相遇,形成沙洲的鱼嘴。内江经过宝瓶口的流量,具一定限度,过此限度,则超出的流量及所挟泥沙,在未到宝瓶口前,即从飞沙堰漫溢,而在沙洲尾流入岷江。通过各种控制设施,内外两江得到适度调节,防洪引水,保证了岷江的航运及灌溉功能。 自李冰创始,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逐渐改进, 到解放后,得到系统的更大的发展。
梁思成手绘安澜桥
珠浦桥何时创建,尚未查得记载,唯知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时,名平事桥(根据灌县文物保管所1965年“简介”)。 桥名“珠浦”, 因“浦”为“大水有小口别通者”(见《风土记》)。 而“珠浦”则是因与宝瓶口、金灌口、玉垒山等配合而被赐以嘉名。这桥在明末(公元1628-1643年)与都江堰同时被毁,到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方重建,改名为安澜桥。
《四川通志》云:“其制两岸椠石为穴,犍石为笼,夹植巨木,屹砥湍流,编竹绳跨江,横阔一丈,离水面五丈,长一百二十丈。”《灌县志》云:桥在县“西二里 … …崇德庙(即二王庙)前,旧有索桥,即珠浦桥也,久废,设义渡以济往来,每当夏秋水溢,常有覆溺之患。 嘉庆八年… … 仿旧置建立,长九十丈,高二丈二尺,阔一丈,名安澜桥”。
四川灌县安澜桥 (珠浦桥)
安澜桥即古珠浦桥,位于四川省灌县西二里,竹索桥。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大里评事知永康军梁楚建。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有《渡绳桥记》云:“桥长百二十二丈,分为五架,广十二绳排联之,上布竹箅,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塾师何光德夫妇相继修桥,桥长九十丈。1975年,仿旧式改为钢丝索桥。 计8孔。
“编竹绳跨江”的竹索桥,其结构如下:以竹丝编成竹缆,粗如碗口,陆续接长,横跨全江。 其两端绕系于横卧大木碾,转动木碾时拉紧竹缆,以免下垂过度。大木碾安置于木笼内,木笼位于两岸石岩中所凿的石室。
竹缆10根平列,上铺木板为桥面,可以行人,两旁各有较细竹缆6根,作为栏杆。由于桥底竹缆太长,下面用木排架8座及石墩1座承托,将桥分成九孔,全长320米,一孔最大跨度61米。 每座木排架用大木桩5根,打入江底,中用横木连接,下有石块堆砌,其两边木桩较长,形成斜柱。石墩1座,位于江堰的鱼嘴上,内有石室,亦为大木碾,可以拉紧竹缆,其作用与两岸的大木碾相同。
这座桥,以竹为缆, 以木为桩, 都是就地取材。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相似,用竹笼装石,筑成堤堰,用竹木绑成三脚架的“杩槎”。放在水边,堆上黏土,成为临时拦水坝,费省效宏,简单易行。足见历代劳动人民的巧思高艺。
安澜索桥是联系汉、藏、羌族人民的纽带
竹材的强度甚高,几与钢铁相近,但易受气候影响,雨淋水浸,容易伸长;气候干燥,又易收缩;因而使用时间受了限制。竹索桥必须随时查看,经常检修,并规定三年大修一次。珠浦桥附件有竹林,用新竹换旧竹,旧竹除可利用者外,以之出售,料价可抵修桥工费,是个自力更生的维修方法。
横跨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安澜桥
竹索桥的缺点,与一般索桥相似,缺乏刚性,人行其上,最怕桥身摇晃。《黔书》中描述盘江铁索桥云:“然絙长力弱,人行桥上,足左右上下, 絙辄因之而升降,身亦为之摇撼,眩晕不克自持,乘车马者至此必下,且不容二人接武而行, 必待前者涉岸,后者始登,若强而相蹑,震动愈甚。”珠浦桥虽用竹索,行人尚未如此惊恐。
1964年,随着都江堰的发展,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排架木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更加稳定。由于在江堰鱼嘴上兴修发电站,桥身缩短为240米。珠浦桥化险为夷。万民欢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