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开达

   古桥文化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古代文明中的一支。木桥、竹桥、石桥、廊桥、栈桥和铁索桥等,布设在一条条江河溪流之间,为人民大众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通路。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

   嵊州历史悠久,早在8000-10000年间,就有小黄山文化的雄厚积淀。

   嵊州,建县于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自古就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誉。 

   在嵊州,各种形式的古桥,木桥、竹桥、石桥处处可见,尤以石拱桥、石梁石板桥为主。这些古桥,多姿多彩,光彩夺目。有的典雅、庄重,有的高大、粗犷,有的矫健、轻盈,精雕细琢,工艺精良。

   在嵊州,还有一种庙桥,历史久远,建筑奇特,利用溪流和杂地,架设桥梁,节约土地,建成一座具有使用价值的、可综合开发利用的桥梁,实在是古人的一种开拓。

   萃灵桥,又名棚桥,位于金庭镇灵鹅村,与书圣王羲之归隐地是邻村。正桥上构筑一座真武大帝庙,东侧是一座平板石桥,桥长1.9米、4.6米、8.8米、1.98米,宽5.1米,桥高2.1米,拱高1.65米,庙外南北两侧均用三块石板铺成一座平板石桥,桥面长5.6米,宽1.9米,跨径5.1米。寺庙面积约510平方米,庙西有路廊,庙内构筑戏台、天井、看台、大殿等设施。

   这座利用小溪构筑桥梁,建造寺庙的特殊桥梁,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这在明代就有这种奇思妙想,实在是建筑者的独特构思,塂称嵊州境内首例。

   为了节约土地,还是按照旧时的风水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但这座桥梁与庙的构思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福德桥,位于北漳镇任坞村,也是座溪上建桥,又建戏台、廊屋和大庙的一处建筑。桥建在从四明山上流出的一条小溪上,建由5座高度跨径均相同的石拱桥上,5座桥的桥面宽分别为4.3米、4.3米、3.7、3.7、3.7米,桥面平整,浑然一体,桥高3.2米、拱高2.5米,两侧跨径5.7米,拱卷用规则块石砌筑,桥额刻有“福德桥”三字。桥面南首置有戏台,北首建有庙宇,两侧有看台及7间乌瓦白墙的砖房。中间有鹅卵石砌筑的平地。从庙中所立石碑上看到“任坞原有福德庙祀境主龙正将军陈候诸神,而将军最著灵异,远近士女求无不应,感无不通。庙当麓前临石涧涧水潺缓从石罅中流注冷冷作管弦声,殆亦灵秀之气,横架桥梁长五丈许,高二丈许,涧四丈,有奇里人谋建”,桥与桥台等实体建成后,又将福德庙面貌更新增色。

   这座桥上建筑的戏台、廊屋、院子和庙宇是隔开的,中间是一条道路,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桥下溪水淙淙,怪石累累,从远处看只见桥上房屋,不见桥洞风光,从近处观看,方知由5座连体桥梁构筑成的一座洞桥,这座庙桥,与萃灵桥有相似之处,实属少见。

   华堂祠堂桥。华堂祠堂桥座落在金庭镇华堂村,这是嵊州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有1200多户、4000多人口。大都是王羲之后人。

   在金庭镇有众多的古桥,有明代的济渡桥、会龙桥、载狮桥、通济桥,有清代的望月桥、念宅桥、永安桥、善继桥、平溪桥等桥梁,为明清时期的发展作了很好的注释。华堂祠堂桥是一座典型的院内建筑。桥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王羲之38、39世孙王纯、王暄父子时所建。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整个庙的面积达824平方米,前后分两部分建筑,与传统的庙宇的格局完全不同。王氏宗祠最大的特色是在体现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营造出园林建筑特色。这可能是明代建筑的一种形式。它的布局把水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于庙前设置双池,在正大殿前设莲池,九曲圳自外墙北侧经过,前池与里池又与九曲圳沟通,引入活水。祠前筑池,祠内设池,池上架桥,桥楼并构,楼池相映,古朴典雅,显示出高超的设计理念,精巧的造型艺术,体现既庄重又活沷的风格特征。桥面长12.1米、宽2.1米,两墽三孔,两边置石栏,栏高0.5米,栏中雕刻花纹,有狮子和望柱柱饰,中间铺筑石板,三个桥孔沟通两边池水,祠堂与池桥一起构筑建造,使庭院更加和谐协调,具有江南特色。

   人们从平溪江走上长30米的木桥,进入华堂村,伴着清流潺潺的水声,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碑坊迎面而立,上书“书圣”二字,碑坊两侧蹲着二尊狮子,伸颈张嘴,神态憨厚,栩栩如生。迎面一个荷花池,由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道路,把荷池一分为二,中间架一座长4.5米、宽3.5米的石板石梁桥,为人们进入祠堂作了铺垫。

   云南丽江古城的街道河流,布设得自然和谐,小桥流水,清波激漾,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品尝到自然风光的无限生机。华堂村虽没有这样的气势,却还留着一个个十分值得纪念的故事。

   从平溪江的栏河大坝上,有一条暗河通过石碑坊广场,进入荷池,再从荷池进入池塘内池,池塘边的左角处有一条潺潺奔流的小圳,好似一条玉带向着墙边绕户入室,通往远方的田野,并构筑了众多的出口处及圳边,形成了长水圳、方水圳和团水圳,这条由王羲之36世孙王琼之妻石氏规划建设的水圳,就这样七弯八拐,流过了村中大街和墙弄,形成两条水圳,向着西北方向流到华堂村的田畈里,全长约2公里。这就是华堂村有名的九曲圳。在九曲圳上布设的25座小桥和埠头,为人们洗涤和行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座院内石桥虽无大的特点,是座普通的石板石梁桥,柱饰中的石狮、柱饰、抱柱以及栏板的花纹,都已退化和老去,看不出有特殊的装饰,但经过这座桥进入祠堂,却感到有一种十分新鲜凝重的感觉。

   为什么要建这荷池和桥?可能源于以下因素:

 一、羲之文化的深远影响。在1600多年前,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书写《兰亭集序》,构筑兰亭、鹅池、曲水流觞和右军祠、墨华亭,蜚声国内外,这荷池、洞桥作为祖传遗风的象征,是让世代子孙遗传下去的一种风格标志。建造者王普(1423-1496)字时周,在蕙庄书院的园林遗存中记载,“珍藏先祖诗文集历代名贤法帖,园内裁兰蕙,引水构亭,布以曲水流觞。”明成化十五年(1479)山阴人朱纯访王普,作蕙庄记中有记载“时周,为右军后裔,慨兰亭之迹既泯,方将引流构亭,以食其旧,又不敢比似先达,故不曰兰亭,而曰蕙庄,志谦也。”

 二、金庭是王羲之的归隐地。由于他十分喜爱鹅,荷花,以荷花为祥瑞。花园里种的荷花,种植的时间短,花却不见盛开,而刚种下的瑞莲,却开出了数十朵,觉得既惊喜又高兴,在与友人的信中,书写出了这种田园生活的意愿。在居住金庭原有的庭院中,就有鹅池、墨沼、曲水流觞这种格局。他的后人南宋丞相王瀹(1199-1275)的花园中,也有这种类似的花园设计与建筑。

 华堂王普建造荷池,九曲圳,不光是为了纪念先人王羲之的兰亭诗会,其实王羲之在世时,曾邀集五世以内中表亲,举行过一次或二次盛大聚会,其中升平元年(357)那次,曾记载“衣食之余,欲与亲知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坏引满,语田里所引,故以为抚养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

 三、九曲圳是与一条引水渠灌溉农田渠道相联系的,它不是单纯的园林设计,而是融合了田园文化,又有风水的考量,这与王羲之晚年的田园生活也是密切相关连的。

   在王瀹建园时的大理石、松花石散落的旧地看,潘士模曾赋诗一首,“曲水至今留里巷,相传禊事继流觞”,这可能是华堂荷池九曲圳的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