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桢
文章介绍了上虞现存的各式堤梁式桥,论述人类最早的桥梁式桥是石砩和石砩演变发展到当今具有水利、交通等多功能的枢纽,梁与桥的不同点,桥梁一词是梁与桥的结合。
石砩是集聚溪中卵砾石出水面,横贯溪流供人踩踏过溪的人工构筑物,是人类最原始的桥梁,古籍中往往以河梁谓其名。它为交通而构筑,因其不绝水但能使上流水变高,引以灌溉。至今上虞的溪流中仍传承,故有交通水利功能,当今石砩已是为获得水利而构筑。
蹬步又称蹬步桥,是只具备交通功能的人工构造桥,是石砩的变种,属堤梁式桥的一种。
堰,是在平原地区河道中具有蓄水和交通功能的堤梁式桥,它是以土代石为蓄水农作发展起来,一旦筑成便有了交通功能,是石砩向平原地处移植的堤梁式桥。
坝,是堰升华成的堤梁式桥,坝与河岸同高,方便了交通又能多蓄水,为控水防灾。坝有涵闸设施,既控蓄水的水位,由专事机构管理。
拖船堰坝是堤梁式桥的最高形式,是近代社会重大设施的雏形,拖船堰坝是因为堰坝阻碍了航运的畅通,人们在堰坝的一端设置了拖船过坝(人力的或半机械的)的拖船道,使堰坝变成不阻碍航船通行的拖船堰坝。因此,它是集水利功能与水、陆交通功能于一身的社会重大的基础设施。在上虞的拖船堰坝处,都是一个小集镇、商贸、服务店家集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是处繁华小镇。拖船堰坝由控制水位的节制闸,蓄水堰坝体,拖船廊道和拖船设施(绞磨房、人力卷扬机房)三大部分鱼贯组成,这种结构形式是现代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雏形,如上虞市建在曹娥江上的上浦引水灌溉工程的上浦枢纽是由通航船闸、十七孔控水的漫水闸和漫水堰三个分部工程鱼贯横列曹娥江所组成。而船闸廊道上的公路桥、十七孔漫水闸的工作桥、漫水堰甲仗至昆仑公路中一段。
东汉经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著作中曰:“梁、水桥也。从木水,量声。”“桥,水梁也。从木,乔声,桥身高而曲也。”中国古代,东周春秋时,人们过溪河筑堤梁。梁是绝水的高出水面的。至汉代始有桥,桥很少,桥不绝水而高出水面,桥面与水面之间形成净孔,桥是梁的发展进步而来。因此,一些古籍中把桥称之天梁、虹梁、津梁哉。
以上说明先有梁而梁生桥,桥的发展广大,产生了桥梁一字。而梁却被叫作堤梁式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