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香港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下称基金会)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开拓创新、奋力前行,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总结2014年工作,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新”字。    

一、弘扬茅老精神工作有了新进展

弘扬茅以升先生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精神,是基金会的一项基本工作,2014年,这项工作又有了新进展。

1、为了传承茅以升先生的科学文化成果,展示一代科学大师强国复兴的中国梦,基金会与天津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茅以升全集》。此书编辑工作已完成,将于今年出版。《茅以升全集》共8卷,收录200万字,图片300幅,是第一部全面体现茅以升科技贡献、教育思想及科普精神的著作。

2、在河北联合大学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高校茅以升班夏令营”,来自全国十一所高校的五十五名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以“相约唐山故地•传承以升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了茅老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培养了同学们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本次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唐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影响。

二、科技奖励工作有了新举措

奖励在科技教育事业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是基金会的中心工作。

2014年,“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各奖项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出8个奖项的240名获奖者候选人。5月24-25日,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香港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第二十三届颁奖大会”。基金会主任王志珍、第一副主任孙永福、常务副主任王麟书、副主任龚克、凤懋润、王梦恕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嘉宾和获奖者数百人出席大会。大会向获奖者代表颁发了奖牌、证书和奖金。获奖者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铁路、公路、桥梁、城市建设等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理工农医等科研院所的优秀科研人员;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子。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许多获奖者获奖后,受到激励,继续努力,从而取得了更高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荣誉。如“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09年度获奖者、北京大学工学院系主任段慧玲教授,2014年11月从183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单位联合设立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三、学术交流层次有了新提升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基金会继续在提高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上下功夫。

1、基金会与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王梦恕、钱七虎、杜彦良3位院士在论坛上作了主旨报告,何川、张荻薇、邵长宇、徐恭义4位专家作了学术演讲。与会专家就“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工程安全与创新理念”等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基金会连续四年与中国工程院合作举办的这一论坛已成为品牌,在桥隧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了“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高校报告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为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作了题为“数字流域模型与世界河网系统”的精彩报告,受到欢迎和好评。这一高级科普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成为基金会的另一品牌活动。

与中国科技界两个最高层次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学术活动,大幅度提升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3、基金会桥梁委员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委员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办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MOT)和美国联邦公路署(FHWA)联合主办的第11届中美桥梁技术交流会。议题为公路桥梁多灾害抗防技术、桥梁长期性能项目研究等。来自交通系统的设计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企业的中美代表36人出席会议,交流发言23人次。 
 

四、两岸交流活动迈出新步伐

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土木工程界科技交流与合作一直是基金会工作的一大亮点,2014年这项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得到国台办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1、由基金会和台湾中华企业环境保护协会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承办了“2014年两岸绿能交通行业座谈会”。这是基金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交通领域的一项实践。大陆与台湾共22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交通绿能公建资质相互认证机制研讨”与“两岸交通绿能公建营运合作项目”两个主题进行探讨,就两岸企业合作的发展模式、两岸交通项目的合作前景、产品与企业的资质认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座谈会为海峡两岸绿能环保、轨道交通的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由于此次台湾代表团成员规格高,且多来自台湾南部地区,国台办尤为重视,派员全程参与了会议和活动。

2、由基金会和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主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了“2014年海峡两岸土木工程及轨道交通学术交流研讨会”。40余位两岸专家就“两岸桥梁建设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研讨。

3、受海基会、海协会两会的委托,应台湾中华企业环境保护协会、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亚太综合研究院的邀请,基金会组织交通、铁路、公路、建工、环保等行业15名专家,于12月12-19日赴台参加了“第一届两岸节能环保论坛暨绿色商机恳谈会”。台湾海基会林中森董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访问团与台湾同仁就城市轨道、城市环保、炉渣处理、企业发展等方面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此行为两岸行业合作搭建了合作平台,得到了国台办的高度肯定,也为基金会今后的两岸工作拓展了新领域。

五、开拓了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新路子

发挥智力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是基金会今年开拓的一项新工作。

1、基金会与北京市科协联合举办了“北京都市圈城乡桥梁长期性能与安全管理”决策咨询沙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等7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会议就保持桥梁长期性能稳定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2、基金会与北京市科协联合举办了“城市地铁建设理念及风险控制”决策咨询沙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担任专家组长并主持会议。来自交通、铁路、市政、科研院所等16家单位的18位学界、业界专家出席沙龙,就北京地铁新线建设规划等议题建言献策。专家们对北京市科协、茅以升基金会搭建的交流平台予以高度肯定。

       基金会开展两项决策咨询沙龙活动,得到了市科协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为北京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基金会更好的服务北京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3、古桥保护是基金会近年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14年,基金会得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座由文天祥提名的千年古桥——“黄洲桥”将被拆除,立即组织了专家赶赴崇仁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关于对黄洲桥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和《关于对黄洲桥处置方式的意见和建议》。王志珍主任得知后,立即指示茅玉麟秘书长与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主委李华栋讲明情况,李华栋主委即刻请省文物文化局调研此事,促使其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黄州桥的意见”。但是11月12日这座古桥仍然被拆除了。这起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两档栏目专访了茅玉麟秘书长和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专家,并于12月8日、9日进行了专题报道。

 4、基金会应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的邀请,组织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专家赴当地对龙桥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并召开“泸县龙桥保护与利用座谈会”。基金会主任王志珍、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主任凤懋润、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等十余名古桥专家、学者参加考察调研。考察组了解了泸县现存170多座龙桥的保护情况,对泸县龙桥文物保护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对龙桥的保护与利用积极建言献策。

六、茅以升公益桥建设出现新特点

茅以升公益桥是基金会近年来开创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2014年,这项工作又有了新的特点和起色。

1、基金会积极推动茅以升公益桥的行业公众参与,提高了小桥的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基金会组织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工管中心等单位,与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有关部门在长角坝镇政府举行了茅以升公益桥——铁道工程师桥签约仪式。该桥由铁一院完成设计方案,中铁十二局承担建设任务。这座桥是由1600多名铁路工程师个人捐资79万元兴建的,是首座由行业个人捐资兴建的小桥,为茅以升公益桥的资金筹集和行业承建提供了新思路。

2、基金会在茅以升公益桥建设中,积极推动新材料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应用和开发。一是与重庆交通大学、国际竹藤中心项目合作在重庆石柱县和丰都县建两座公益桥,分别采用20米坦拱桥和12米微弯梁桥结构。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工程的施工。二是与南车株洲时代新材有限公司、上海城建设计研究院合作在湖南省麻阳县溪口乡水漫溪村建一座公益桥,目前已完成设计细化,进行前期施工准备。重庆竹桥和南车FRP新材料公益桥的筹建是基金会使公益桥建设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的新举措。

3、基金会推动茅以升公益桥建设成为践行茅老“先习而后学,边习边学”工程教育思想的平台。如大连交通大学参与茅以升公益桥项目,在完成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在学生中开展方案设计比选,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目前小桥工程已经开始带动更多的高校参与其中。

七、自身建设出现新面貌

随着基金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加强自身建设势在必行。2014年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为了加强领导,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基金会建立了委员会主任会议制度。2014年10月11日召开了新一届委员会的首次主任会议,原则通过了“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主任会议制度”。对主任会议的职责、任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2、加强了自身建设。基金会秘书处进一步合理调整了人员分工;完善了《秘书处工作人员薪酬、福利及考勤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规范了印章管理工作。我会与几家基金会组成联合党支部,积极参与党建活动。2014年“七一”前夕,秘书处一名员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外,秘书处为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学习力,坚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召开例会等。

3、建立了基金会档案库。档案对基金会的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秘书处参考国家档案局标准对基金会档案进行了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卷宗等。截止2014年底共整理纸质档案12类,150卷;横向档案目录17项;照片档案2569张。现已完成分类、目录、详细备注一览表等工作。

4、改版基金会网站()。新网站于2014年9月正式改版上线,新网站设立了机构介绍、走进茅老、奖励工作、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公益事业、桥梁天地、社会捐助8个二级页面,并设置了图片集与视频播报2个专题窗口。新改版的网站将为基金会展示各项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

      2014年,基金会工作取得一些成绩,是与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如王志珍主任今年出席了6项基金会的重要活动,孙永福第一副主任经常对基金会的工作给予指导。同时与委员单位及社会友好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连续3年对基金会给予支持的基础上,去年又捐款50万元。又如基金会全委会、颁奖会、科技奖励等重要活动,得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委员单位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得到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台办、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基金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资金筹集不足制约着基金会工作拓展和质量提升。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建立资金筹集机制,调动委员单位及社会有关方面捐资的积极性;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投资机制以提高资金的增值率,仍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加强与主流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媒体联系与合作,创造新闻关注点,扩大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与委员单位宣传服务工作,特别是网站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