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詠诗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今年是学校建校95周年,也是老校长茅以升先生诞辰94周年。正当我们拟向他94周岁寿辰祝贺的时候,不料先生却与世长辞了。追忆他在我校的卓著功绩,重听他刚毅洪亮的讲话录音,全校师生,哀思绵绵。

1980年,84岁高龄的茅老亲临我校参加85周年校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长篇讲话,博得了两万余名师生员工、来宾、校友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对我校寄以热切的期望,为我校的发展提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1983年,87岁高龄的茅老两次为我校题词、题诗。这两件珍品,已经成为他为我校留下的永载史册的纪念。

茅老题词的我校校训“实事求是,已经成为敬业亭上的匾额。它,在喷珠洒玉的喷泉旁烨烨闪光;它,代表着从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的历史进程,寓示着严谨治学优良传统的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同年,茅老为我校而作并亲书的《北洋今胜昔二十韵》,如同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情深意切,发人深思。

茅老的“二十韵,可说是对北洋大学历史的一个概括也是他自己在北洋大学一段执教、长校历史的写照。这十韵诗句,宛如茅老的为人一样,精湛而又严谨。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时当甲午海战失败之后,举国上下痛定思痛,深感培养人才学习西学的重要,群思兴学救国之道,因而创建了这所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1926年,当时的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振华先生聘茅以升先生前来北洋大学主讲结构工程等课程。1928年北平大学区成立,北洋大学易名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后更名为北洋工学院,任茅以升先生为院长。当时茅先生才32岁,学识渊博,执教有方,深受师生的敬重与欢迎。1929年,钟楼失火,悉成灰烬,工矿科大部分及地质科全部设备尽付一炬。由于茅先生四处奔走,多方努力,才争得从中比庚款中拨出十万元资助,得以重建大楼。这就是诗中所说魔火不为灾,新厦俄顷竟”的内涵。

19338月初,茅先生圆满结束北洋工学院的教学任务,赴浙江主持钱塘江大桥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洋大学辗转于西安、城固、西康、泰顺、永嘉等地,直到抗战胜利,这是北洋大学的困难时期。1941年,工程师学会在贵阳举行会议,北洋校友集会主张恢复北洋大学。1942年筹建西京分院。一直到抗战胜利,才汇集天津恢复北洋大学,聘任茅以升为校长。如此逶迤栖遑”的北洋大学历史,全然共命运于民族的兴衰。

“北洋诞生在祖国的艰难时刻,辗转成长于民族的磨难之中,但她坚毅地克服困难,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如明星般灿烂的硕学鸿儒,国内外知名的学者,祖国工程界的骨干专家。济济夸多士,嘉木矗千章,这就是茅老对这一成果的赞颂!

“颂今还鉴昔,前事未可忘,北洋大学严谨治学的经验实事求是的校训,仍然为我们所继承。茅老的期望已成为今日天津大学两万余名师生员工的坚定意念。

诗者言志,诗如其人。从这首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位历经艰辛的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对祖国、对人民母校的一片赤诚之心。这颗伟大的心脏现在虽然已经停止了跳动,但他那热爱祖国的品质,治学严谨的风格,自强息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永远是天津大学师生要认真学习和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系天津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