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冲娣 张建民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于1924年7月至1925年7月间,受命出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他任职期间,对校务管理、教学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设备等作了重大改进,除主持校务,还担负结构学和经济学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博学多才,治校有方,平易近人,深受师生爱戴;他对“河海”也怀有深情,始终给予亲切的关注。
河海工科大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于南京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隶属于全国水利局,经费靠直、鲁、苏、浙四省筹措,无自有校舍,先后租借江苏省议会、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安徽公学和民房等房舍办学。
月,先后召开二次校董会,以经济困难为由,议决暂行停办工科,遭到校内师生舆论的抵制。6月至4一要撤换校长,二要迁移扩充校舍,三要改进校务,四要更换校名,称大学;并派两名代表进京去全国水利局请愿。全国水利局总裁被迫到南京处理此事。在此之前,东南大学于:天,向校方提出四点要求10日,校学生会领导全校学生罢课26月6日至17月6年1924
为解决两校的问题,经江苏省行政长官与全国水利局总裁反复洽商,决定将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河海工科大学,由原东南大学工科主任茅以升出任校长,该校隶属全国水利局,经费来源仍由四省维持,校址由中正街安徽公学迁移至三元巷洁漪园,扩充校舍。这样,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茅以升于1920年从美国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先后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和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任教授、副主任,1922年底经东南大学管理系主任杨杏佛教授举荐,受聘为东南大学教授。1923年3月,该校成立工科(下辖土木、机械、电机、管理诸系),茅以升兼工科主任。该校工科与河海工程的专业类同,又是近邻,相互间不断有些接触和交往。据史料记载,“河海”师生仰慕茅以升年轻博学,曾于1923年1月20日邀请他到校大礼堂向全校师生作学术报告,题为“以函数律解积工程题之方法”,深受欢迎。同年3月15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举行校庆八周年纪念活动。茅以升以来宾身份在庆祝会上演讲,“河海”师生倍感亲切。由于茅以升在“河海”师生中早已享有威望,因此,在当局决定由他来担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后,师生一致表示满意和拥护。
茅以升到职后,立即治理整顿校务,加强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学制由原来的四年改为五年,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招生人数由原来每年40人左右改为50人,校址由中正街迁至三元巷洁漪园,校舍得到扩大。此处原为前清两广总督袁海观的府邸,有楼房约50间,平房约20多间,房舍宽敞明亮,庭院幽静,东边还有个大花园,内有亭、台、池塘、假山,花木扶疏、翠竹萧萧,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师生齐心协力,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新建了水槽和水工试验室,扩充图书、仪器设备,全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1925年,交通部拟增设“留美学生监督日令准茅以升校长辞职。27月7日赴京并向全国水利局提出辞呈。全国水利局于13月5一职,聘请茅以升去担任。茅于当年”
茅以升在“河海”任职一年,对“河海”的建设尽心竭力,与“河海”师生建立了情谊。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当他出任钱塘江工程局局长,主持修复因战争遭受严重破坏的钱塘江海塘工程时,他首先想到了“河海”师生,聘请“河海”毕业生汪胡桢担任总工程师,董开章、周承濂、华冠时分别担任分段主任,还有沈宝璋、齐寿安、黄俅等若干“河海”毕业生参加这一工程。
晚年的茅老,心系祖国的山山水水,依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河海”的事业。1985年6月,当河海大学校史编写组的工作人员赴京登门拜访茅老时,他不顾刚从外地返京的旅途疲劳,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而亲切地接待了校史组同志。他愉快地畅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并欣然接受学校邀请,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到“河海”视察指导,是年9月,经国家教委、原水电部批准,华东水利学院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消息传到北京,一直持赞同态度的茅老十分高兴。作为“河海”的老前辈,他第一个发来贺电:“欣闻你院改名河海大学,特电致贺。”电文刊载在1985年12月14日出版的《河海大学报》上。同月20日,河海大学近万名师生及校友代表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恢复河海大学校名,庆祝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庆祝建校70周年。当大会主持人宣读了茅老的贺电后,全场长时间响起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位“河海”元老的崇高敬意。
翌年1月,河海大学得知茅老90寿辰,名誉校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严恺教授、校长左东启教授联名发去贺电:“欣逢九十寿辰,特电致贺。感谢您在恢复河海大学校名、七十周年校庆时发来贺电,我们铭记您在河海大学历史上作出的杰出贡献。敬祝健康长寿。”1986年1月17日出版的《河海大学报》发表了这一:月,他寄来了题词10贺电。同年,经水电部批准,河海大学充实了工科专业,在江苏常州市建立了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当机械学院领导请求茅老为新创办的院报题词时,茅老欣然应允。
发扬河海精神,为四化培养人才。
——为河海大学机械学院院刊题
1987年10月,河海大学邀请毕业达30年以上的部分校友代表来南京参加72周年校庆,同时对大学生作理想、成才、人生观和优良校风的教育报告。学校领导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茅老能光临学校校庆,将是极有意义的。于是向他发出了邀请电。26日,校庆前夕,茅老发来了加急电报:“欣闻河海大学七十周年校庆,特电祝贺,并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同年年底,他应学校请求,寄来所书“河海大学图书馆茅以升题”11个大楷毛笔字。1988年1月,现任河海大学校长梁瑞驹教授及办公室副主任顾浩专程去北京首都医院着望了茅老,向他献了鲜花,赠送了分别刻有“唐臣”、“茅以升印”字样的两枚精致印章,并代表“河海”万名师生向茅老问候,感谢他多年来对“河海”的关心及为新建图书馆题写校名。茅老在医院还与梁瑞驹校长合影。1989年8月,当我们寄去河海大学《校史征求意见稿》及征求题词函时,他不吝赐教,并寄来了“源远流长”的题词,这些都将永远载入“河海”的校史之中。
虽然茅老因年迈未能回到河海大学看望想念他的师生,诚为一大憾事,但他的亲笔题字,金光闪闪,气势磅礴,镶置在高达11层的图书馆大楼上,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前。
(作者均为河海大学校史编撰人)